歡迎訪問江蘇泰爾鐵合金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10
2022
-
08
稀土礦床類型
我國稀土礦床類型的劃分,因稀土元素常與稀有元素共生在一起,故礦床分類都以稀有、稀土礦床表示。如《中國礦床》(中冊)推出的稀有、稀土礦床分類方案?,F將以稀土為主并具有工業意義的礦床類型,簡介如下:
1.白云鄂博型鐵-鈮、稀土礦床
這是一種特殊類型迄今獨一無二的超大型稀土礦床,以其規模巨大,儲量豐富,鈰族稀土品位高而著稱于世。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是我國稀土礦物原料最大的生產基地。對其成因類型劃分至今眾說紛紜,諸如特種高溫熱液說、沉積變質-熱液交代說、巖漿碳酸巖說、火山碳酸巖沉積說、層控說、熱鹵水沉積說以及復合成因說等。該類型礦床地質特征將在典型礦區中加以簡要介紹。
2.花崗巖型鈮、稀土礦床
該類型是與花崗巖類巖石有關的巖漿礦床,主要分布在贛南、粵北及湘南、桂東一帶,如姑婆山含褐釔鈮礦花崗巖。堿性花崗巖型稀土礦床主要分布在川西和內蒙古的東部地區,如內蒙古巴爾哲堿性花崗巖鈮、稀土礦床?;◢弾r型稀土礦床的特點是,儲量大、品位穩定,頗有遠景。但品位較低,礦物粒度較細,目前尚未大規模開采利用。然而在其上發育的風化殼礦床和形成的沖積砂礦、海濱砂礦,易采易選,具有重要工業意義,五六十年代已開采這些砂礦中的獨居石、磷釔礦、鈮鉭鐵礦、鋯石英等稀土、稀有元素礦物原料。
3.花崗偉晶巖型稀土礦床
我國花崗偉晶巖主要富含鋰、鈹、鉭等稀有元素,富含稀土元素并不多見,僅在江西發現有稀土-鈮鉭-鋰偉晶巖型礦床。這類礦床的特點是稀土品位較高,礦物粒度較大,易采易選,但規模有限,適于地方開采。
4.含稀土氟碳酸鹽熱液脈狀型礦床
該類型是獨立的輕稀土礦床,經濟價值巨大,為國外稀土礦的主要類型之一,如美國著名的芒廷帕斯特大型氟碳鈰礦即屬此類。我國目前已勘查出四川冕寧牦牛坪稀土礦床(大型)和山東微山湖郗山稀土礦床(中型)。這類礦床的形成常與堿性侵入巖有關,規模較大,稀土品位富,主要礦石礦物為氟碳鈰礦,富含鑭、鈰、鐠、釹等元素,礦石嵌布粒度大,屬易選礦石類型。這兩個礦床已開發利用,經濟、社會效益十分可觀。
5.含鈮、稀土正長巖-碳酸巖型礦床
這種類型礦床也是稀土礦床主要類型之一。具有規模大,共伴生組分多的特點,頗有綜合利用價值。主要礦石礦物以鈰族稀土為主。有獨居石、氟碳鈰礦、氟碳鈰鈣礦等,鈮礦物有燒綠石、鈮鐵礦、鈮鐵金紅石等。在秦嶺東段南坡,鄂陜交界處已勘查的湖北竹山廟埡大型鈮稀土礦床,探明輕稀土氧化物121.5萬t,五氧化二鈮92.95萬t,尚待開發利用。
6.化學沉積型含稀土磷塊巖礦床
在化學沉積型礦床中,目前在國內尚未發現獨立的稀土礦床。稀土元素只是作為伴生組分富集在某些磷礦床、鋁土礦床和鐵礦床中,具有綜合回收利用價值。其中在磷塊巖中的稀土元素主要呈類質同象形式賦存于膠磷礦或微晶磷灰石中,稀土含量與主元素磷的含量有密切的相關關系,最高含量可達0.3%,且釔族稀土往往有較高的比例。70年代初,勘探的貴州織金縣新華磷礦床,探明的稀土氧化物儲量已達大型礦床規模,其中氧化釔的儲量占總儲量的1/3。目前,磷礦已開采,稀土礦待綜合回收利用。
7.沉積變質型鈮、稀土、磷礦床
該類型是近年來發現的一種變質礦床,分布甘肅北部和內蒙古西部。礦床產于前寒武系大理巖中。礦石礦物主要有鈮鐵礦、鈮易解石、鈮鐵金紅石、獨居石、磷灰石等。礦床規模較大,以鈮為主,稀土和磷可綜合回收利用,具有潛在的工業意義。
8.混合巖型稀土礦床
這種稀土礦床是含獨居石、磷釔礦的混合巖或混合巖化花崗巖。70年代以來在廣東、遼寧、內蒙古陸續發現礦化區和礦床。如廣東的五和含稀土混合巖礦床,遼寧的翁泉溝混合巖化交代型硼鐵稀土礦床,內蒙古烏拉山—集寧一帶的花崗片麻巖或混合巖中稀土元素含量很高,有可能找到混合巖型稀土礦床。這種礦床的礦石礦物主要是獨居石、磷釔礦、褐簾石和鋯石等,遼寧的混合巖中還有鈰硼硅石等?;旌蠋r型稀土礦床,一般規模較大,特別是在南方由混合巖型稀土礦床形成的風化殼礦床和海濱砂礦具有重要開采價值。
9.風化殼稀土礦床
這類礦床廣泛分布于南嶺和福建一帶的花崗巖型、混合巖型稀土礦床和個別含稀土火山巖發育的地區,多呈面型分布。根據稀土元素的賦存狀態,風化殼礦床分為單礦物型和離子吸附型兩類。
單礦物型風化殼礦床的稀土元素主要以稀土礦物形式出現,其工業礦物種類,視其原巖而定。有的以褐釔鈮礦為主,如湖南和廣西富賀鐘三縣的風化殼花崗巖;有的則以磷釔礦和獨居石為主。其含礦母巖為含礦花崗巖和混合巖。這類礦床采選簡易,已成為稀土特別是重稀土的主要礦物原料來源。
離子吸附型風化殼稀土礦床,是一種新類型稀土礦床。稀土元素呈離子狀態吸附于粘土礦物表面,提取工藝簡便,加之規模之大,開采容易,已成為我國重稀土、中稀土提取的主要來源。這類礦床在我國南方有較廣泛的分布,開發這類礦床經濟、社會效益十分顯著。
10.獨居石、磷釔礦沖積砂礦和海濱砂礦
在華東、中南、滇西南等地區第四系沖積層中遍布獨居石和磷釔礦砂礦。其原巖為含礦花崗巖和混合巖,砂礦富集程度、品位隨地貌單元趨新而漸富。礦床規模較小,但易采易選,適于邊采邊探,易于發揮經濟效益。海濱砂礦比沖積砂礦規模大,也易采易選,經濟價值巨大。主要分布在廣東、海南、臺灣省等沿海一帶。礦體賦于第四紀濱海相細粒石英砂中,主要礦物為鈦鐵礦、金紅石、鋯石、獨居石和磷釔礦等,均可綜合開發、綜合回收利用。